了解区块链骑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个账号最早出现在微博上(2017年)。 当时区块链正在经历第一轮大泡沫。 凭借个人内容的输出,他在微博上收获颇丰。 粉丝们也受到了业内主要组织的赞赏。 这期间,我要感谢在家乡过着幸福生活的安总,还有在大厂继续发光发热的老铁(打个招呼),然后我就得到了更多组织的表扬。
在过去六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大概为这个行业写了几百万字的内容,而因为每天更新的内容的整理,已经超过了总字数超过200万字,并且已经超过了200万字以上。还创下了878天的每日更新记录。 这是一个记录,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打破。 另外,我有幸出版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 至少有一些粉丝在遥远的西北的书店里看到了它,这多少让人感到一丝安慰。
公众号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已经是2019年了。因此,相对于其他平台数万粉丝(全网最高粉丝20万左右)来说,增长已经很缓慢了(我也没有刻意去问)供数据。),但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国内对Web3的挫败导致了很多创作者的出走,以及一些平台的关闭和账号的“休息潮”。
还记得2018年国内谈Web3.0的时候,其实用户还很少。 当时,我什至想过建立一个“Web3 CN”论坛。 然而,区块链在2017年“繁荣”之后,很快就声名狼藉。 祭坛随即放弃了这个想法。
2020年,偶然看到了宣发,看到了数字艺术的热潮,所以当年就有了做NFT的想法。 不过,当时 NFT 还不是很火,完全被 DeFi 打败了。 虽然我也想过这么做。 这是一个国内版本,但由于某种原因它没有发生。
最后又回到了自己擅长的内容领域,思考着往NFT方向打造一个媒体平台。 不过,这种想法也看出当时并不太流行。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区块链最好的实现场景——虚拟世界。 资本化和所有权工具,那么......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元宇宙的火热推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操作骑士相比,操作要复杂得多。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但在业内还是可以考虑的。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为150多家企业提供行业服务,参与或举办线上线下活动200余场。 这也算是对所有关注我们的观众的一个回馈。
让我们把注意力拉回到 Web3 的故事上。 2023年5月,北京市科委发布《北京互联网3.0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 经过四年的发展,Web3似乎终于更正了名字,但逻辑上它只是一个子集,而不是一个集合。
毕竟,《白皮书》认为,互联网3.0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是一个高度沉浸式互动体验、虚实融合的三维空间。 其范围包括融合虚拟与现实的高度沉浸式感官体验。 以及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经济活动体验,涵盖元宇宙和Web3的内涵。
当然,作为行业参与者,无论是Web 3.0还是互联网3.0,其实并不重要。 它背后的逻辑和它所反映的事实值得思考。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香港,自去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使得Web3的光芒似乎又回到了亚太地区。 虽然有人因为美国近期的麻烦而感叹“东升西落”,但从笔者观察来看,其实不存在“跌落”的问题,只是在走向“殿堂”。 ”。
如此看来,Web3终于成为一个不再担心消失的行业,成为了技术树上的一个分支。
虽然目前AI依然很热,虽然已经没有多少人提到或Web3,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正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而这些方向都是未来的新技术。 我们可以不关注他们,但也不能忽视他们。